書籍撰寫|山林製造 台東南迴尋味大縱走




・採編企劃
・人物採訪
・文章撰寫
・天下文化出版

西雅圖酋長於1854年與華盛頓總督會面時提出睿智之言 :「我們知道,大地不屬於人類,而人類卻屬於大地。所有事物皆緊密連繫,如血脈般緊緊結合彼此。生命之網並非由人類所編織,人類只是網中的一縷線。人類對生命之網的所作所為,都將回應到自己身上。」經濟起飛之時,我們曾以資源分配與佔有的角度看待山林水土,然而人類生存所需的一切,早就被安排在大自然之中,深暗其道的便是臺灣的原民部落,萬物皆有靈,像信仰般深植在與山林、大海緊密生活的族群心中,山村綠色經濟計畫與部落深度合作,搜集耆老智慧,將過去不開放的達魯瑪克林保地重整為復育野菜文化的生態林道、新興、歷坵、金峰、桃源、崁頂土坂部落,重現全台最大的小米種植區,找回小米多樣性與周邊的豐富生態,因農作衍生的歲時祭儀,更維繫著部落的文化源頭與倫理教育,布農族的小米年曆、排灣族的小米豐收祭、小米狩獵祭,藉由種植小米與祖靈世代相傳的智慧對話,復育物種的同時也重拾文化;利嘉部落則節選了五十五種在山林、原野、部落常見的植物,讓小朋友們觀察植物特徵並詢問耆老植物故事與用途,最後由低年級製作植物拓印高年級繪圖共同完成《你是我的菜:利卡夢生活植物》一書,生態學習的場域跳脫,課本,從親手採集每一株植物開始,深刻連結植物與自身部落的故事,心領神會大自然慷慨的給予。兩百五十萬年前,臺灣島從海面浮出,蓊鬱山林滋養了花草鳥獸,而後才有人類的豐沃生活,在豐衣足食的現代,山村綠色經濟計畫期待透過串連人的故事、部落的文化、田間的生態與森林的萬物,與地方一起,重新探索與挖掘經濟發展與生態之間平衡永續的千萬可能。